「火神祭」的傳說
「火神祭」是撒奇萊雅傳承文化的方式,每年10月份,「火神祭」都會在此舉辦,告訴下一代部落曾被滅族的歷史,同時也藉由祭典告慰逝去的靈魂。
介紹
「加禮宛事件」不僅燒毀了達固湖灣部落,也將撒奇萊雅族燒進歷史洪流之中。大頭目古穆德‧巴吉克慘遭清軍「凌遲」,割下全身肌膚、頭皮、眼珠,族母伊婕‧卡娜紹則被處以大圓木壓碎身體的極刑,此後族人過著隱姓埋名的生活。百年過去,這些犧牲生命的先祖們始終無法獲得奉祀。
後來撒奇萊雅族人追祀古穆德‧巴吉克夫妻為火神與火神太,並於2006年在撒奇萊雅祭祀廣場舉辦了128年來第一次的「巴拉瑪火神祭」。不同於傳統豐年祭,這是一場撒奇萊雅子裔對祖先的追思祭典。祭典於日落後進行,撒奇萊雅族第一次恢復原有的身份,與百餘年來魂縈夢繫的先祖們相見。
每年10月,「火神祭」都會在此舉行,祭典在太陽下山後,依照序曲、迎曲、祭曲、火曲、終曲五道程式及七道法禮進行。「火神祭」是撒奇萊雅傳承文化的方式,藉由祭典告慰逝去的靈魂,同時也告訴年輕人部落曾被滅族的歷史,要他們記得身上流著的是祖先辛苦保存的血脈。